近日,國土資源部召開會議,部署瞭為期4個月的土地管理和礦產資源領域專項整治行動,從7月開始持續到10月末,整治行動以“深化總結整改,著力建章立制”為主要內容,在全國范圍規范國土資源管理秩序。 2014年,國傢審計署曾經對土地出讓收支和耕地保護情況進行審計。這次審計過後,國土資源系統進行瞭大面積整改。整改結果顯示,追繳入庫土地出讓金1458億元,盤活存量土地出讓收入3598億元,糾正不合規融資抵押土地143萬畝,涉及融資金額3397億元。 此次對於土地管理的專項整治行動,也是土地審計整改之後的延續工作。國土資源部部長薑大明要求:“要認真總結前一階段糾正審計查出問衛生題的整改經驗;要系統梳理土地管理制度政策,著力堵塞漏洞。” 以法規治土地 “我國土地管理主要問題,還集中在執行層面。從審計暴露出的問題來看,一些土地閑置等問題,我國有相應的閑置地處理辦法,但在具體實施和執行中,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土地資源與房地產衛生管理系主任趙秀池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建設用地審批和建設用地供應管理問題上,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副總工程師衛生、研究員鄒曉雲認為,“首先要加強公開透明機制,決策不能搞‘一言堂’。特別是重要項目的審批,應引入專傢決策。現在國土管理部門在信息公開上還有很多不足,對於土地供應計劃的公示,往往隻有通知,並沒有建立反饋機制。” 在土地供應管理上,“一個城市需要供應哪些土地,何時推出,這些問題不能光憑市長一句話,想發展哪裡就供應哪裡的土地。”鄒曉雲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很多地方缺少信息公開平臺,民眾不容易找到這些信息。一些地方有公開機制,但是內容隻是短暫公開,過一段時間就衛生找不食品到瞭。&rdqu衛生o;這些都是典型的不公開、不透明的表現,也是土地管理方面出現問題的根源所在。 對此,薑大明在本次專項整治工作行動中要求:“邊整改問題、邊完善制度”,“成熟一個、出臺一個”,將完善制度、健全機制貫穿於專項整真人性做爰試看三十分 治行動全過程,爭取在完善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管理、改革完善建設用地審批管理、完善建設用地供應管理、完善耕地保護制度以及土地登記制度等方面,形成一批切實管用的制度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