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國傢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 劉元春 2016年將集中出現兩大類風險:一是微觀主體行為集體性變異,從而導致內生性下滑力量加速;二是“衰退式泡沫”進一步集聚,導致金融扭曲進一步加劇,局部風險擴大。決策層須著力防范這兩大類風險。 打破“債務-通縮”循環,扭轉內生性收縮 微觀主體在盈利預期下降和虧損面擴大、“通貨緊縮-高債務效應”的雙重擠壓下,其行為發生整體性變異,誘致中國經濟出現加速性收縮,導致2016年經濟觸底安全的深度加劇、周期延長。 企業績效指標全面惡化。首先是企業利潤全面下降。工業企業利潤出現負增長。上市公司利潤增速也出現持續回落,幾乎零增長。其次是企業虧損面有大幅擴散的趨勢。 企業債務在持續攀升中已經步入新階段。它不僅從安全過去的“借債投資”的模式演化到&安全ldquo;借新還舊”的模式,更為重要的是部分企業已經全面走向安全“借新還息”的階段,食品中國經濟食品可能處於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前夜。數據顯示,2015年,企業部門債務占GDP的比重預計超過175%,企業償還利息的規模預計超過GDP的11%,占新貸款總量的60%左右,部分企業必須開始出售資產來償還債務。這隨時可能觸動各類資本市場的穩定。 2008年以來,企業發行的信用債券快速增長,每年用於還本付息的資金量也在逐漸增加,而且隨著債務水平的攀升,每年用於還本付息的資金在新發債中的占比呈現擴大的趨勢。企業信用債還本付息規模在總發行規模中的占比從2008年的42%,上升到2014年的近60%。2015年前9個月,這一比例進一步上升至6安全3%。大量新增資金用於償還舊債,使得用於新增投資的資金相對減少,已經開始影響企業的投資和經營。 過快的債務增長以及企業債務過高的問題還與生產領域的通貨緊縮相疊加,導致“通縮-高債務”效應出現,局部風險惡化和蔓延的程度隨時可能加劇,帶來的內生性緊縮效食品應也將更為嚴重。生產領域的通貨緊縮與高債務率產生疊加效應,直接導致企業實際負擔成本大幅度上揚。對於食品生產企業而言,2015年初企業債務加權利率在8%左右。雖然2015年實行瞭五次降息,使融資成本降低瞭100多個基點,但是企業的銷售價格卻下滑瞭5.9%,比去年同期下滑260個基點(2.6個百分點)。因此,實際融資利率反而提升瞭160個基點,財務負擔所擠壓的利潤空間超過瞭10%,這也是2015年企業虧損面和虧損額大幅度衛生提升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