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經濟觀察網從國土資源部獨傢獲悉,中國即將出臺一項旨在鼓勵增加養老服務建設用地供應的政策。目前相關文件已經起草完畢,並將於近日正式發佈。 用地指標短缺、屬性不明確、配套優惠政策不完善等土地問題早已成為中國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的瓶頸。中國國務院曾於去年9月13日發佈《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明確,將通過土地供應政策傾斜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成為扶持養老產業。同時,還提出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並對相關部委提出瞭明確的任務分工。 食品根據《意見》要求,其中涉衛生及國土資源部的工作任務主要是完善土地供應政策。《意見》提到“各地可將閑置的公益性用地調整為養老服務用地。”同時,民間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與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以依法使用國有劃撥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食品土地。 多位知情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證實,關於養老產業土地供應問題的通知很快就會出臺,這份文件將會明確對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供應問題給予政策支持。 民政部數據顯示,2012年底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94億,2020年將達到2.43億。2013年被業內認為是養老產業發展的元年,中國政府出臺瞭一系列扶持養老產業的文件,這一輪定調為業內打食品瞭一劑強心劑,然而養老產業土地供應的具體設計仍未曾明確。 根據目前政策,《劃撥用地目錄》中規定,老年人社會福利設施用地屬於被歸為非營利性食安全品社會福利設施用地,通過劃撥方式取得。而不具備產權的安全劃撥用地使得開發企業無法獲得貸款。根據《土地管理法》,建設在工業用地或是作為公共建築的房地產項目依法並不能取得預售許可證和辦理房屋產權證,同樣,也無法進行抵押貸款。 國土資源部即將於近日出臺的關於養老產業土地供應的政策,是對國務院去年9月發佈的《意見》要求的首次回應。(經濟觀察報) |